臺北市大同社區大學五大學群課程
臺北市大同社區大學的課程規劃係依照社區民眾學習需求及符合本校辦學願景、五大辦學目標為依據,規劃開辦五大學群課程,以落實終身學習及社區總體營造。本校一般性課程規劃分為五大學群:1.地球與社區環境學群、2.科技與藝術文化學群、3.健康與社區照護學群、4.關懷與志願服務學群、5.國際與多元文化學群 (一)地球與社區環境學群 本學群規劃具系統性的社區紀錄、自然觀察、地方文史、古蹟建築等跨領域課程活動,讓民眾皆能透過田野調查、觀察紀錄、資料蒐集、研究分析、體驗學習等過程,培育在地認同,進而關懷氣候變遷對地球生態環境所造成的挑戰,並經由反思強化公民意識,發展全球思維在地行動,實踐永續發展目標。
(二)科技與藝術文化學群 配合國家文創及地方創生政策,透過跨域創意整合,規劃科技資訊與藝術文化之跨領域課程,藉由藝術文化的薰陶,深入認識大同區的風俗民情、宗教信仰特性,以瞭解生活藝術美學與先民薪傳文化之源,增進公民媒體素養的認知,讓民眾具備數位科技、人文藝術與文創美學之全方位整合能力,增進辨識媒體傳遞內容知能,以獲取所需資訊,提升培育藝術美學之數位公民素養。
(三)健康與社區照護學群 因應臺灣高齡社會的來臨,預防失智失能、促進健康、活躍老化及友善高齡等目標,並冀望民眾透過本學群皆能樂齡樂活,建立社區照護及養生保健的正確觀念;本學群以傳達健康老化及活躍老化的理念與目標,鼓勵民眾以疾病預防觀念做出發,透過學習參與社區公衛教育推動,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實踐社區健康安全與友善高齡等目標。
(四)關懷與志願服務學群 本學群著重於關懷臺灣社會與培養志願服務的精神,鼓勵民眾透過終身學習,關懷回饋社會,參與社區營造發展,藉以開拓公共服務領域,充實生活內涵,促進發展關懷社會及志願服務之利他共好的臺灣新文化運動精神,並透過在地行動,培育公民意識,以厚植公民社會力量,進而形塑學習社區,打造學習型城市,實踐善盡地球公民責任。
(五)國際與多元文化學群 臺灣為多元文化族群融合的社會,面對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以及網路資訊的快速傳播,讓民眾透過本學群瞭解國際語言與多元文化,培養全球意識和公民意識,增進具有國際化、世界觀的現代公民素養,進而以在地行動連結國際視野,培育全球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