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osa Oolong Tea臺灣烏龍茶之父John Dodd

 

約翰·陶德 (英語:John Dodd,1838年10月25日-1907年7月15日),英國蘇格蘭籍商人。他於1860年首次抵達臺灣,並於1864年以甸特洋行的首任代理商的身分再次抵臺。甸特洋行於1867年倒閉後,陶德設立了寶順洋行。他引進廈門與福州技工精製烏龍茶,外銷美國並廣受好評,帶起台灣茶業的風潮,他也因此被譽為「臺灣烏龍茶之父」。

 

1868年6月至1874年5月,陶德受託擔任美國在臺的代理領事。1871年,陶德因熱心救人,獲英國政府頒發亞伯特金章及人道協會銀章。同年,陶德的事業因茶葉成本提高而面臨虧損,直至1874年茶業復甦才恢復。1877年,中國茶商獨霸茶葉市場,陶德面臨破產邊緣,無錢回國,直到陶德在倫敦的叔父逝世,繼承了其鉅額遺產及房地產才得以於1890年返回英國。他於1893年結婚,並於1907年7月15日逝世,享年69歲。

 

事業與生平

1850年,12歲的陶德離家前往香港,成為甸特洋行的一員,擔任打雜的童工。1860年,陶德首次抵達臺灣,以甸特洋行雇員的身分進行考察。1862年,清廷決定開放艋舺(今萬華)的港口,甸特洋行於是決定在該處設立代理商。陶德於1864年再度抵臺,出任甸特洋行的首任駐淡水代理商代理商及德記洋行的香港負責人。8月,陶德在臺灣設立煤場,開採煤礦。與此同時,他也開始走訪北部丘陵上的村鎮收購樟腦。走訪村鎮的同時,陶德觀察到野生茶種及拳山與海山二堡的種茶現狀,發現臺灣的環境適合種茶,品質亦不錯,認為該產業極具競爭力,便開始與買辦李春生在北臺灣推廣種茶。陶德亦曾打算輸出臺灣肉桂,但因蒐集不易且成本過高而作罷。同時,陶德還研究山區原住民的習俗和語言,與許多部落友好,甚至有部落的頭目想將孫女嫁給陶德。

 

1866年,位於英國倫敦的全球性銀行奧佛倫·格尼銀行突然宣告破產,連帶影響到中國的茶葉貿易,甸特洋行亦遭池魚之殃。甸特洋行於1867年正式倒閉。甸特洋行破產後,陶德與克勞福德·柯爾(Crawford Kerr)合夥設立了寶順洋行,1867年5月2日成為怡和洋行的代理商,由李春生擔任買辦。寶順洋行原打算以艋舺為茶葉發展重心,自行建置茶葉精製場以擺脫福建茶商的管控;但1867至1868年間發生了艋舺租屋事件,陶德因而轉往大稻埕發展。他將寶順洋行移往該地,但仍保留淡水及基隆行館。

 

1867年,陶德首創機器化製茶,將烏龍茶試銷至澳門,廣受好評。1868年,陶德引進廈門與福州技工精製烏龍茶,以「福爾摩沙烏龍茶」(Formosa Oolong)為品牌,外銷美國。1869年陶德試辦2,131擔(piculs)的茶分裝兩條船直接運往紐約,大受好評,帶起臺灣茶業的風潮,並讓大稻埕繁華起來。1870年輸出額增加到10,540擔,每擔均價30元(1867年的均價15元)。他也因此被譽為「臺灣烏龍茶之父」。

 

1868年6月至1874年5月,美國領事李仙得委任陶德擔任代理領事。

 

1868年,陶德兼任北中國保險公司(North China Insurance Company)的代理人。1870年6月,陶德接管怡和洋行的另一代理商美利士洋行。1871年8月,陶德與英國代理領事奧古斯都·馬嘉理前往搭救法國船艦愛德利號(Adele)的受難船員。兩人在救難過程中雙雙負傷。陶德因跛腳而得靠拐杖行走,並因此得到「三腳仔」的綽號。英國政府授予陶德與馬嘉理亞伯特金章及人道協會銀章,以表揚兩人捨身救人的英勇作為。

 

1871年,因收購茶葉的成本提高,加上茶葉品質遭無良商人降低,陶德的事業面臨虧損,不得不變賣部分房產;直至1874年茶業復甦,陶德才得以重建他的公司。1872年,陶德協助馬偕牧師在台灣租到傳教的據點,兩人成為好友。陶德也屢屢給予馬偕各方面的資源,甚至參加了他的婚禮。1874年,陶德奉命擔任荷蘭的副領事,同時兼任勞合社代理人。1877年,中國茶商獨霸茶葉市場,且意外的火災燒毀寶順洋行在大稻埕的茶棧,陶德面臨破產邊緣。陶德曾寫信給姊妹瑪格莉特,信中寫道:「我無力負擔往返紐約的旅費,只得坐困原地。可惜我無法去和茶商們談生意,這行的人脈關係年復一年改變。[…]我窮到動彈不得,將來恐怕不能回到英國生活」。1877年夏天至1886年間,陶德再次出任美國副領事。

 

1884年,中法戰爭的戰場延伸至臺灣,陶德擔任《孖剌西報》通訊員,紀錄了法軍封鎖臺灣的真實情況,並將其收錄成《北臺封鎖記》一書。該書對官場文化、戰事戰況及茶業的情況皆有著墨,同時也描寫了百姓、平埔族及山地原住民。德國歷史學家艾布雷希特·沃斯(Albrecht Wirth)稱陶德為「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勤勞的觀察者」。1887年,陶德在倫敦的叔叔勞勃·威爾金森逝世,留給陶德15,000英鎊及英國坎布里亞郡的一些房地產,陶德決定回英國。1890年3月3日,陶德離開了臺灣,從此再也沒回去。

 

資料來源


李春生

李春生(1838年1月12日—1924年10月5日),臺北大稻埕仕商,福建泉州府同安縣廈門人。外文拼音 Li Chun sheng,臺羅拼音 Lí Tshun-sing。是清末日治時期以茶貿易致富的豪商,也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奠基者,著有《天演論書後》、《東西哲衡》、《哲衡續集》、《宗教五德備考》、《耶穌教聖讖闡釋備考》、《聖經闡要講義》等,闡揚基督新教長老宗教義,力圖駁斥天演說,被譽為「臺灣茶葉之父」、「臺灣第一位思想家」。

 

生平

李春生出生於清道光18年12月17日(西曆1838年1月12日)福建泉州府同安縣廈門。父李德聲以擺渡維生,母林氏,有姊一人、兄三人,排行么兒。因家貧自幼失學,常與長姊同為父工作間送飯,也與鄰童沿街叫賣水果。約莫十四、五歲時(咸豐元年,1851年)隨父於廈門竹樹腳禮拜堂受洗,開始學習英文及漢文典籍,逐為成華洋之間的溝通橋樑。1857 年任職廈門英商怡記洋行(Elles & Co.),從事洋貨茶葉貿易,此後一度自行創業「四達商行」,然 1864 年(同治元年)太平軍攻打漳州,使得廈門商業停頓,隨後李春生受怡記Elles氏推薦給蘇格蘭茶商約翰·陶德,轉到其創設的淡水寶順洋行(Dent & Co.)擔任買辦與和記洋行經理,同時也經營「三達石油公司」煤油生意。

 

李春生經營事業有成;他因為臺灣茶葉與煤油致富,除了成功製銷標牌「Formosa Oolong Tea」的烏龍茶到歐美市場而譽為「臺灣茶葉之父」外,也因熟悉洋務深獲華洋公府重視,在民間有「番勢李仔春」的稱號。據日治時代臺灣總督府的調查,臺北地區有三大富豪:排名第三的是艋舺的洪騰雲有資產20萬圓,排名第二的是大稻埕的「番勢-李春生」有資產120萬圓,排名第一的就是板橋林家第四代的林維源,有資產1億1000萬圓。一說調查中的「圓」,非日圓,而是銀圓,如此則其身家又加倍,當時一銀圓相當於一美元,可兌換約2日圓。《臺灣通史》〈貨殖列傳〉將李春生與陳福謙、黃南球並列,《臺灣省通志稿》卷七〈人物誌‧歷代人物篇〉中〈貨殖〉 一節亦為之列傳。

 

李春生也熱衷參與政務。1874 年牡丹社事件爆發時曾投書香港《中外新報》撰〈臺事〉七篇議論國事,建議與日議和、加強防務。隔年 2 月則始擔任清廷洋藥釐紀念總局監察委員、臺灣茶葉顧問等職務。1878 年(光緒 4 年)受臺北知府陳星聚任命為臺北城建築委員,與板橋林本源家的林維源共同督造,四年後臺北城竣工受巡撫丁日昌薦舉五品同知銜加賞戴藍翎,而後福建臺灣巡撫劉銘傳勸請李春生與林維源於大稻埕築千秋街與建昌街,鼓勵外商投資。1890年福建臺灣省設蠶桑局,林維源任局長、李春生則任副局長,於觀音山麓種植桑樹。隔年蠶桑局因劉銘傳內調而廢止,李春生則因功加同知銜,賞賜花翎。李春生也與林維源合組了「建昌行號」。除了擔任「築城委員」外,曾擔任過「土地清丈委員」及臺灣鐵道「敷設委員」,對臺灣鐵路建設也有所貢獻。

 

1894年甲午戰爭,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臺灣割讓;5月29日,日軍依照條約前來接收,負隅頑抗的臺灣民主國與銳不可當的日軍爆發乙未戰爭,6月2日,清方與日方完成台灣交接,6月2日,日軍攻下基隆,臺灣民主國兵敗如山倒,敗兵次日退入臺北並在臺北城內劫掠,騷亂不絕。李春生等仕紳協議,派商人代表辜顯榮單獨前往基隆,並透過美國記者禮密臣(J. W. Davidson)、英商托姆遜(Thompson)、德商奧利(Ohly)前往基隆請日軍進駐維持秩序,6月11日,日軍進入臺北,方使秩序安定。

 

8月,李春生向總督府申請各地設「保良局」,李春生擔任設於大稻埕的保良總局會辦。事後李春生因辦理保良局及協助維護臺北城治安有功,臺灣總督府乃上報日本內閣賞勳局同意表揚,隔年(明治 29 年)2月3日李春生以外國人身分獲頒勳六等旭日章,與禮密臣隨總督樺山資紀赴日考察,寫下《東遊六十四日隨筆》。1900 年,孫文曾訪臺,希望總督兒玉源太郎支持革命,未果。期間孫文皆由李春生接待。

 

 

李春生紀念教堂

李春生篤信耶穌基督,曾藉由約翰·陶德結識當時在臺灣傳教的馬偕博士,並且積極協助其傳教。1884年清法戰爭爆發時多處教堂受鄉民搗毀,爾後重建則由李春生等人士興地出資。臺北市長老教會如濟南基督長老教會、李春生紀念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長老教會等皆有李春生家族貢獻。晚年李春生貢獻基督教,竭力宣揚教義,1901 年(明治 35 年)擔任大稻埕長老教會長老,並不斷著述闡揚基督教,有冊《東西哲衡》、《哲衡續編》、《民教冤獄解》、《民教冤獄解續編補遺》、《宗教五德備考》、《聖經闡要講義》、《天演論書後》等,後世學人譽為「臺灣第一位思想家」。1924 年 10 月 5 日(舊曆9月7日)逝世,享年88歲,墓葬於圓山附近。

 

資料來源